江西:新余投资5000万打造省级示范公路

来源:中国江西网 作者: 发布时间:2018-03-26
  近日,记者从新余市相关新闻发布会上获悉,总投资约5000万元的G220东深线分宜段创建省级示范路主体工程目前已基本完工,预计今年5月可建成。届时,一条集交通和旅游出行的省级示范公路将展现在出行者面前,令人赏心悦目。
  G220东深线分宜段省级示范路创建项目全长32.163公里,起于仙女湖区钤阳管理处山塘下交叉口,止于分宜与安福交界处。新余市公路局于2017年初启动了该项目创建工作,通过不懈努力沟通协调,该项目于2017年11月已列入全省省级示范路创建计划,给予每公里50万元补助资金,共补助资金1608万元,项目创建总投资约5000万元。该路以“分宜文化”为灵魂,以“生态山水”为骨架,以“人性设施”为要素,“外修生态、内修人文、点面结合”为创建特色,打造“以路为载,传承文化,促进旅游”的文化传媒路和旅游景观路,实现公路交通与全域旅游融合发展。
  投资约500万元,对全线土路肩实施硬化、将路侧宽深边沟改造为盖板边沟等方式,增加路侧净宽,从而间接增加路面横断面宽度。穿村镇路段采用花坛隔离,进行路宅分家,减少路侧行人、非机动车等对主路行车的干扰,极大提升了该路段的公路通行能力。让公路出行者走得顺心。
  投资500余万元,在路侧存在一定危险因素的路段实施波形梁钢防护栏、钢混凝土防撞墙、警示墩或警示桩等进行安全防护和警示提示。在生产生活路口,硬化被交道,安装道口警示桩、减速和提示标志标线。对宽深矩形边沟采用浅碟式、暗排式、组合式等,对较深的边沟路侧还加设波形钢梁防护栏或警示桩进行改造,使之兼顾排水、安全和生态三大功能。对高边坡地质灾害隐患采取工程措施与美化绿化措施相结合加固,种植草本植物,使防护工程与自然景观相协调,让公路出行者走得安心。
  投资2400余万元,对存在变形下沉、龟裂、块裂严重病害的沥青路面,采用就地冷再生新技术进行路面大修。对存在轻微网裂病害的沥青路面,采用薄层罩面进行预防性养护,全面提升路况水平,使路面使用性能指数(PQI)达90。让公路出行者走得舒心。
  投资约1300万元,实施公路绿化提升改造工程,在公路两侧绿化带内栽植了樟树、桂花树、红叶石楠、红叶石楠柱、紫薇、铺设草皮,构建乔灌花草立体绿化。实施“公路+旅游+文化+服务”工程,在公路沿线建设“古韵芳华、霞光万年、钟灵钤山、毓秀松山、江山宜景”5个景观点和停车区,为旅客提供休闲休息观光旅游服务。实施公路“彩化文化美化”工程,对公路两侧黑色沥青路肩标划50厘米宽红色反光涂料,在公路沿线两侧大型挡土墙上手绘新余地方文化、公路文化、党建文化等图文进行美化,打造“红绿黄白黑”彩色景观路和“丰富多彩”文化传媒路。让公路出行者走得欢心。
  投资约300万元,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公路指路标志、路线方向指示标志、地点距离预告标志、交叉口告知标志、路线指示标志,里程碑和百米桩,为公众出行创造科学、清晰的指路标志体系。在丹江大桥、松山路段建设公路视频采集系统、可变情报板等信息服务设施,实现对公路沿线重要路段、桥梁等的实时监控和信息发布,充分利用交通广播、网络媒体、可变情报板等服务设施,搭建公路出行信息服务平台。在公路沿线松山道班和5个停车位采取“养护+服务”,添置路况信息查询机、修车工具、饮水机、医药急救箱、休息室(观景亭)、洗手间等便民服务设施,为公众出行者提供便利服务,拓展公路服务内涵。让公路出行者走得暖心。

香港正版六台盒宝典资料大全
  联系客服
  400-888-8888